冰壶起源于苏格兰,北京冬奥会中国将参加全部三项争夺?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jrs赛事网 人气:

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_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球比赛

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球比赛_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

冬奥会冰壶球比赛_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

冬奥会冰壶球比赛_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

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球比赛_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

冰壶,亦称“冰上溜石”,据传源自16世纪的苏格兰,被誉为全球最古老的团队运动之一。此外,它还享有“冰上国际象棋”的美誉,是一项将智慧与对抗完美融合、极具趣味性的团队竞赛。在以个人竞技为主的冬奥会赛事中,除了冰球,冰壶是另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集体项目,它强调团队合作,代表着参赛国家整体实力。1924年的第一届冬奥会便见证了冰壶运动的身影,然而男女四人冰壶项目直至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才正式成为比赛项目;混双冰壶自2008年起举办世锦赛,却要到2018年才被纳入冬奥会竞赛范畴,北京冬奥会上将迎来这一项目历史上的第二枚金牌。在北京举办的这一赛事中,中国将全力角逐全部三个冰壶项目。

竞赛日程:开赛最早赛程最长

冰壶运动作为冬奥会七大项目之一,涵盖了男子、女子以及混合双打三个子项目,共产生三枚金牌。它将是北京冬奥会中持续时间最长、比赛场次最多的项目,总计将超过百场赛事。按照赛程安排,首个比赛日定于2月2日开启,比开幕式提前两天;而最后一场比赛则将在2月20日举行,也就是闭幕式当天。

混双冰壶项目率先开赛,参与的队伍包括中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瑞士、美国、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捷克,共有10支队伍参赛,比2018年平昌冬奥会多了两支队伍。中国队将在2月2日的晚上与瑞士队展开对决。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排名前四的队伍将晋级半决赛,而金银铜牌的归属将在8日揭晓。

男子赛事与女子赛事分别定于2月9日和2月10日精彩呈现,我国男子代表队将在首场比赛中对阵冬奥会银牌获得者瑞典队,其余八支男子队伍包括俄罗斯奥委会队、丹麦队、意大利队、英国队、美国队、加拿大队、挪威队以及瑞士队;我国女子代表队首场比赛将挑战丹麦队,其余八支女子队伍则包括瑞士队、美国队、瑞典队、韩国队、日本队、俄罗斯奥委会队、英国队和加拿大队。

男子与女子之间的竞赛均实行单循环赛制,循环赛中排名前四的选手将晋级半决赛。男子金牌的争夺将在2月19日揭晓,而女子金牌的颁发则定在2月20日,也就是冬奥会闭幕式当天。

冬奥会冰壶比赛项目_冰壶运动起源_冬奥会冰壶球比赛

发展格局:欧美称霸亚洲起伏

冰壶运动历史悠久,参与人数众多,因此欧洲及北美国家的竞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他们长期占据着世锦赛以及冬奥会奖牌榜的显赫位置。亚洲的队伍虽然频繁出现在世锦赛的赛场上球迷网,但在冬奥会上却只是偶尔露面。在女子四人项目上,她们曾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和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两次站上领奖台,其中中国队在2010年赢得了铜牌,而韩国队和日本队分别在2018年获得了银牌和铜牌。至于男子项目,至今还没有任何队伍能够登上领奖台,我国队曾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取得了第四名的最佳成绩。

观察北京冬奥会参赛队伍的名单,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在总共30支队伍中,欧洲国家的队伍占据了绝大多数。除去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那些成功获得满额参赛资格的加拿大、瑞士、瑞典、美国以及英国队伍,无一例外都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传统强队。亚洲队伍在北京周期相较于平昌周期实力大幅下降,日本和韩国两国仅获得女子队伍的参赛资格。她们曾是平昌冬奥会的银牌和铜牌得主,但在世锦赛上未能跻身前六名,因此无法直接晋级北京冬奥会,最终只能依靠冬奥会落选赛才得以搭上冬奥会的末班车。

在男子项目上,加拿大在过去的六届冬奥会中赢得了三枚金牌以及两枚银牌,瑞士则摘得了一金三铜的佳绩,挪威和美国同样各获得了一枚金牌。而在亚洲,唯有东道主中国队得以晋级。在女子项目上,欧美强队占据主导地位,瑞典队以三金一银一铜的冬奥奖牌数位居榜首,加拿大队以两金一银三铜紧随其后。

相较于上一届冬奥会,参赛的混双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动,澳大利亚、捷克、意大利、英国和瑞典均首次加入了这场冬季运动的盛会。

目前,中国队的三支队伍、俄罗斯奥委会的男子代表队以及加拿大的混合双打队伍尚未揭晓参赛名单,而其他国家的冬奥会参赛阵容已经悉数公布,其中不乏一些在冰壶界久经沙场的老将。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队的男子选手布拉德·古舒在沉寂16年之后,即将重返冬奥会赛场。在今年的国内选拔赛中,他带领队伍击败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男子项目的金牌得主布拉德·雅各布斯。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珍妮弗·琼斯荣获冠军,成为加拿大冬奥史上首位两度担任女队队长的运动员,同时她也是冬奥史上首位实现全胜并夺冠的女冰壶选手。瑞典男子冰壶队的主教练尼古拉斯·埃丁,目前是唯一一位荣获世锦赛“五金王”称号的教练,他带领队伍连续三届世锦赛夺冠,此次他们将迎来第四次参加冬奥会的经历。瑞典女子冰壶队由平昌冬奥会女子金牌得主安娜·海瑟伯格担任队长,她不仅是史上首位集欧洲冰壶锦标赛、世界冰壶混双锦标赛及奥运会金牌于一身的运动员,而且在北京冬奥会上被视为金牌的有力竞争者。

中国现状:低谷奋起打出气势

中国冰壶在冬奥会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2010年温哥华之约,我国女队首次踏上冬奥赛场便斩获铜牌,而在此前的一年,她们已成功夺得世锦赛金牌,一时之间声名鹊起。我国男队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跻身前四,展现了亚洲冰壶的实力。然而,原本有望实现奖牌突破的混双项目却在平昌冬奥会中遭遇意外,给中国冰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着那批冰壶运动员的退场,我国新一代选手的表现一直不够稳定,尽管在洲际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世界锦标赛上并未能巩固其既有的位置,尤其是男子队伍,其世界排名出现了显著下降。

北京周期内,我国冰壶队加强了体能训练的力度,并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从而夯实了运动员的体能基础,增强了训练效果。在队伍组建方面,我们采用了开放性的模式,多支国家集训队同期进行训练,队内对抗赛已成为日常,我们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并给予更多运动员参赛的机会。由于队伍构成变动和成员更换,加之较长时间未参与国际赛事,中国队的实际竞技能力出现了一定起伏。在最近参加的2021年世界锦标赛中,男子队伍在14支参赛队伍中仅取得2胜11负的成绩,位列最后一名;女子队伍在世锦赛上的战绩为6胜7负,排在14支队伍的第10位,未能进入复赛阶段。

手握参赛资格,中国队全面展开备战,积极迎接低谷后的回升。为挑选出最杰出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北京冬奥会,我们汇聚了国内顶尖的运动员力量,通过内部选拔赛的形式,确立了持续六周,每周举办一站的赛事安排,旨在模拟冬奥会的赛程与氛围。在此过程中,通过高强度的实战演练,不断调整阵容组合,全面评估每位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水平、赛场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队内选拔赛的密度较高,这在客观上弥补了运动员们因缺乏国际大赛经验而存在的不足。它不仅搭建了一个实战交流的赛事平台,还营造了激烈的竞争氛围和压力,使得运动员们能够提前适应北京冬奥会的竞技状态。正如领队于海娟所说:“若要追赶世界强队,不能按部就班,唯有夜以继日地努力,唯有勇于创新。”

马秀玥,集训队男队的队长,表达了对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的强烈愿望。他表示:“我热切期盼能够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尽管瑞典队的实力超过我们,但我们决不气馁,我们有信心展现出我们的气势。”混双选手凌智也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他坚定地说:“若能被选入冬奥会,我将全力以赴击败过往的对手;若未能如愿,我会在家中为队友们加油鼓劲。””(转自1月11日《中国体育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