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夜间,某家上市公司公开发布了通告,内容涉及重大资产整合的后续信息以及暂停股票交易的通知,在这份文件中,首次透露了该公司将全面控股新英体育的计划。
这是明诚集团在2015年8月斥资8.2亿元人民币购入双刃剑体育之后,于体育领域实施的又一桩重大投资行为。
新英体育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对于2010/2011到2018/2019赛季英超联赛,掌握着独家运营和销售的权利,当代明诚的这个行动,表明了它在体育行业里长期投入、在版权方面进行规划的意志。
新英体育掌控了2010/2011至2018/2019赛季英超赛事,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具有独家运用和销售权限。
新英体育的优势在哪里
当代明诚对于许多体育爱好者来说相当生疏,不过其控股的公司双刃剑体育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购置了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的格拉纳达队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重庆力帆队,此外,双刃剑体育的负责人蒋立章还以自己的身份,投资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森林狼队。
明诚集团原先叫武汉道博股份,成立于1992年,早期从事能源、原材料、房产开发等行业,进入文化娱乐行业的时间不长,不过依靠资金优势迅速取得了进展,通过多次企业重组,逐步退出了部分传统业务,现在主要集中精力于体育宣传推广、体育人才代理以及体育项目执行这三个核心方向。
依据财务报告,2016年当代明诚的总收入达到5.69亿元人民币,体育业务板块贡献了1.7亿元,具体细分如下,体育推广活动获得5320万元,体育影像内容制作收入为1100万元,体育旅游及其他业务收入为9846万元,体育中介服务收入为773万元,这一细分体育领域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这次当代明诚和新英体育为何会合作,原因应当是双方各有所图,这种推测较为符合情理。
当代明诚期望在版权领域获取更丰沛的资产与更大的话语权,新英体育所持有的英超授权是他们极力渴求的。
另外,明诚集团控股的双刃剑体育公司最近揭露,他们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承包了欧足联在大陆地区举办的各项赛事的全部宣传权利,涵盖欧洲冠军联赛、欧洲联赛以及欧洲超级杯,这些赛事的版权都属于2018至2021年赛季;如果明诚集团顺利接管新英体育,那么这家原本缺少媒体资源的公司,就能为这些赛事内容找到合适的宣传渠道。
此外,新英体育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长期负责媒体版权及分销版权的运营工作,这对当代明诚在版权交易领域拓展更多机遇具有关键作用。
新英体育去年年初尝试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但结果不顺利,公司计划以38.75亿港元购置新英体育股份,其中约25.38亿港元采用现款方式结算,由于新英体育在2016年岁末未能赢得2019至2022赛季英超联赛中国及澳门地区转播权,导致今年年初文化传信与新英体育终止合作关系。
新英体育转向国内股市后,据说曾与苏宁有过接触,不过,自从当代明诚发布一则声明,最终的投资方身份也就此揭晓了。
新英体育的控股股东IDG,曾是天盛的关键出资人,天盛的付费方案以失败告终,IDG便联合新雅迪传媒,共同注资成立了新英体育,以此避免重蹈天盛覆辙,新英体育采用了“付费与免费相结合”的运营策略,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还与乐视、PPTV、腾讯、新浪等网络媒体达成了内容分销协议。
问题的焦点还是版权费
从特定角度来看,新英体育在中国版权市场扮演了推广付费模式的角色,凭借率先行动的优势,它在版权费用普遍上涨之前就成功把握了时机。
据称获取2010至2013年英格兰超级联赛转播权时支付了5000万美元,后来又续签至2018/2019赛季,有消息称这6年合约总价值达10亿人民币,如今看来都像是极其划算的交易。
IDG的合伙人李建光向外界表示过,新英体育的纯利润远超其版权开支,如今新英体育每年的营收已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实际上,单看版权销售这一块,2014至2015赛季非独家转播权的采购成本为1100万美元,到了2015至2016赛季便激增至1800万美元,而本季传闻已攀升至3000万美元以上
不过新英体育即便依靠赛事授权收获颇丰,依然承受着资本方面的挤压,于欧冠与英超的两次授权争夺里,该公司均败给了对手,这更使其寻求外部支持的意愿变得急切。
观察可知,当代明诚正借助资金快速占据体育领域球迷网,该公司堪称坚实的依靠,与此同时,新英体育在版权市场取得显著胜利,也可成为当代明诚的理想合作对象。
部分业内人士相信倘若交易最终达成,这将是一场互利之举,不过同时也有不同看法,某些观点指出,新英体育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恰当的时机获取了最核心的赛事授权,新英体育实现真正盈利仅仅是在最近两年,现在英超授权仅剩两季,留给当代明诚施展谋略的时段和余地变得有限。
另外,虽然新英体育精通版权管理与销售,不过欧冠授权费用高昂,其商业前景尚需验证,市场接受程度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