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昊 济南报道
二月下旬,亚洲足球联合会正式公布,从二十二三到二十四赛季起,亚洲俱乐部联赛和亚洲足协杯的赛程将调整球迷网,由以往的春季至秋季模式转变为秋季至春季的跨年度安排。此外,亚洲足球联合会旗下俱乐部赛事的外籍球员注册规则也将更新,参赛队伍的外籍球员数量将从原先的“三位加一位”增加为“五位加一位”,其中不受国籍限制的外籍球员可注册五名,另外还需包含一名来自亚洲足球联合会会员协会的球员。
但这种政策怎么看,怎么同中国足球当下的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稍微夸大一点,那么亚洲足球联合会目前推行的这项政策,简直就像是在别人身体不适时落井下石,让人难以忍受。
从3+1到2+2
这两年中超球队视亚冠为“鸡肋”
二零一三年与二零一五年,广州恒大两次赢得亚冠冠军。这是中国足球队在区域赛事中的最高成就。
恒大在2013赛季夺得了亚冠冠军
由于广州恒大等东亚俱乐部实力大幅提升,亚足联调整了赛事安排,把东亚和西亚队伍分开比赛,以便让西亚球队即便实力相对较弱,也有机会在每一届亚冠联赛中进入决赛阶段。
东亚地区以中国为代表性,主要由中日韩三个国家组成,它们在洲际赛事的俱乐部层面上展开竞争。
参赛资格的分配方式,依据各个国家所属俱乐部在亚洲赛事中过去四年的表现顺序来决定。区域中排名靠前的两个成员协会,能够赢得三个直接晋级小组赛的门票,外加一个进入附加赛的资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3+1”模式。
中国足球在此阶段始终有3+1的参赛资格,不过受疫情广泛影响,最近两个赛季亚冠赛事中超俱乐部大多派年轻球员出战,导致战绩不佳。从2023赛季起,中超俱乐部资格调整为2+2,即联赛冠军和足协杯冠军可直接获得亚冠小组赛席位,而联赛亚军和季军则需通过附加赛才能晋级。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国内联赛赛制与亚洲赛事安排存在冲突,导致中超俱乐部将亚冠比赛视为无足轻重的任务。然而亚洲足球联合会要求各参赛队伍必须认真对待,因此中超四强只能派遣次级梯队参赛。
因此,近两年中国顶级联赛的俱乐部在亚洲俱乐部赛事中的表现,根本不能算数,参赛名额从四队减至两队,是现实情况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大环境变化
中超球队已经不占优
近几年的中超联赛竞争格局中,只有少数几支球队能够成功晋级亚冠赛事——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另外还有已经解散的天津权健和江苏苏宁。预计在2022赛季中超联赛和足协杯赛事结束后,获得2023赛季亚冠参赛资格的队伍依然是这几支队伍中的部分球队。最多可能还会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新星俱乐部加入。
然而亚冠外援规则由原先的“3+1”转变为“5+1”,致使众多中超队伍蒙受损失。
山东鲁能泰山目前拥有中超最强的阵容,5名外援加1名内援的组合是可行的。莫伊塞斯、费莱尼、贾德松、孙准浩,这四位球员目前就在泰山队效力。这样的外援数量,符合亚足联调整规则之前“3+1”的限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莱昂纳多虽然已经离开球队,但他的转会形式是租借。同时德尔加多作为归化球员,在上一个赛季也是按照外援标准注册的。加上间歇期的引援,山东泰山完成“5+1”的配置并不是难事。
得益于孙准浩这位核心球员,泰山队组建五名主力加一名替补的阵容安排相对容易实现
然而在亚冠资格方面,那些更有可能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目前的情况并非特别有优势。上海海港在阵容实力上,除了泰山队之外算是比较强的,不过该队现在的外援实力,主要依靠奥斯卡,距离一年后所需的五名外援加一名内援的标准,还存在明显不足。其余队伍就更不必细说了,山东泰山与上海海港这两支在2021年赛季没有拖欠薪水的队伍,还须补齐队员才能达到“5+1”的人员要求,他们更是没有能力再去投入巨资了。
2022年中超联赛的揭幕战时间,极有可能与亚冠联赛的揭幕战时间产生冲突,这可能会迫使中超的四大豪门再次派出自己的青年队参加亚冠赛事。然而,一旦到了真正要在洲际赛场进行激烈角逐的时候,中超球队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仅仅是因为亚洲外援这一因素,就有不少参加亚冠的中超球队会遭遇实力下滑的情况。
毕竟,不是每个队伍中都有一个泰山的“孙准浩”。
从这角度来看,亚足联在中国俱乐部资金不足时增加外援注册额度,显得颇为利用他人困境来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