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几乎遭遇四面楚歌,近些年中超转播权以五年八百个亿的天价成交,得益于相关扶持政策的推动,中国足球变得相当宽裕,并且呈现“财大气粗”的态势,吸引众多投资方、高层人士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现阶段中超和中甲、中乙联赛各有十六家俱乐部,现有格局已难以满足众多既有及意向参与者的需求。早先,一些有远见的人士也倡议增加球队数量,足协最近声称要“认真考虑”,不过【球事儿】君觉得,球队扩充并非持久战,而是短跑冲刺,需要迅速行动,不容拖延!足协必须拿出争分夺秒的态度来。
“扩军”是亚足联基本诉求
亚洲足坛最顶级的俱乐部赛事,一直是中超各队心向往之的目标,如今亚足联每年会分配给中国足协两个小组赛出线名额,另外两个则需要通过预选赛阶段才能获得,这是为何呢中国俱乐部以往的战绩不佳,各级国家队的表现也欠佳,此外,中超联赛的赛程安排不够密集,这也客观上降低了我们的初始排名。
早在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三日,亚冠联赛特别委员会举行会议,亚足联随即制定了新的联赛参与规范,规定各参赛国国内最高级别赛事,自二零一二年开始,每赛季须进行三十三场正式比赛,若未达标,将减少分配的亚冠参赛席位。现任国家队负责人刘殿秋,同时在中国足协担任职业发展与监管方面的主管,他曾经提到,国内的职业联赛基础相对不稳固,中超联赛每年的比赛数量,也就是30场,确实显得偏少。
中国足协从2011赛季起重启了足协杯赛事,目的是为了满足亚足联的严格要求,同时通过增设杯赛来弥补联赛的不足。足协杯里包含业余队伍,这种赛事并非亚足联所承认,只因中国足球市场广阔,不仅亚足联,就连国际足联在某些核心问题上对中国都采取宽容态度,所以中国的亚冠参赛席位依然维持在四个,不过原先的四个正赛席位已逐步减少为三个、两个。亚冠附加赛的每一届赛事,都碰巧落在中超各队至关重要的冬训期间,也正好处在中国最隆重的春节假日附近,对于那些必须从附加赛阶段开始征程的队伍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处理这一状况,应当促使各路劲旅集中更多注意力参与亚冠赛事,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足协方面需尽快推动联赛扩容,将中超队伍从现有16家提升至至少18家或20家,如此一来,联赛的轮次将从当前的30轮增至34轮或38轮。
“扩军”有利增加足球人口
当前“校园足球”活动非常兴盛,不过在中国足协登记的“职业球员”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需要弄清楚,“业余足球”和“竞技足球”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事物。校园足球火热而竞技足球遇冷,这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毫无益处,如何才能让“竞技足球”也变得受欢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加入队伍、报名参赛的可能性!
过去,中国足球最高级别的联赛一直以基础薄弱为由拒绝增加球队数量,坚持只选优不贪多,但换个角度讲,如果足协和相关部门能够同时着手两方面,既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又提升管理架构,从最高层和最底层同时发力,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一起努力,这样或许能更有效地提升影响力,让中国足球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一致。
中超若能尽快增加到18到20支球队,比赛场次、循环次数和对抗强度都会随之提升,各队会加速启用年轻球员和替补队员,这会推动青少年足球基础建设更迅速地进步。同时,大量中超退役球员能显著助力低级别联赛,最终构成健康的生态循环。
其实早在2012年3月尾的中超峰会小组商议期间,中国足协就曾透露,预计最早会在2014赛季,最迟在2016赛季,中超联赛的球队数量将增加到18支,中甲联赛的队伍规模将扩充到20支,中乙联赛的参赛队伍则最少会达到24支,也就是说,关于“是否需要扩军”这个议题,其实早已不是争论的焦点,各方早已形成一致意见。岁月漫长,需把握当下,奋力争取,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增强实力,功在当前,惠及后世,绝对不能拖延,必须立即行动!
扩军也是与世界足球接轨
谈及“增加球队”,部分人立刻显露为难,他们并非完全抵触“增加球队”,只是觉得事务繁琐、不愿承担后果。回顾历史进程,所有国家的顶级联赛队伍规模都是逐步探索得来的,球队数目并非固定不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职业联赛创办之初就规划出最契合自身状况的顶级联赛体系。从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扩军”便代表着潮流和方向。
英格兰是足球职业化最早的国家,1959年时其职业俱乐部的数量高达92家,顶级联赛一度容纳24支球队参赛,后来因为欧冠赛事和国家队比赛等导致赛程过于密集,球队数量才减少到20支。西甲联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由24支球队组成,法甲联赛在巅峰时期最多时有22支球队,而拥有较长冬休期的德甲联赛则始终维持在18支球队。巴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全国性的足球联赛,但圣保罗州和里约热内卢州的顶级联赛中,参赛球队的数量都超过了20支。1971年巴西着手创办全国性竞技赛事,不过圣保罗与里约州并未放弃原有比赛体系,只是压缩了比赛周期。
再具体举例说明,西班牙职业甲级联赛1928年诞生,从诞生至今一共调整过7次参赛队伍规模,参见图表1。意大利职业甲级联赛1929年成立,该联赛自成立至今一共调整过9次参赛队伍规模,参见图表2。日本职业足球联赛1992年成立,在其成立后的23年里,一共调整过7次参赛队伍规模,参见图表3。
如今环顾全球,以20家俱乐部为核心的顶级联赛模式已是普遍现象。全球排名前十的联赛里,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巴甲和阿甲这六个联赛均由20家俱乐部组成。而德甲和荷甲则由18家俱乐部构成。

我国联赛理应学习这些国家的成功做法,不断探索联赛的体系,顺应时代发展,但绝不能停滞不前、缺乏勇气。
扩军会刺激繁荣足球经济
先前,【球事儿】君已经从实际及过往的角度,剖析了中国联赛“增加队伍”的理由。如今,咱们再来分析一下资金方面的考量。去年十月,国务院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迅速发展体育行业推动体育消费的若干指导》(国发〔2014〕46号)的文件,里面说明,到二零二五年,国家认定的体育行业整体体量为五万亿元,差不多要现在的基础增长两倍。
众所周知,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足球应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所以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等机构,还有积极寻求机会的投资商和众多足球迷,都必须对此有明确的理解,同时也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
获得五年八十亿元合同之前,中国足球年度开销大约五亿元,包含中超联赛和中国之队的赞助费用,日本足协每年花费折合人民币超过二十亿元,韩国足协全年费用超过十亿元。相比之下,中国足球的开支显得微不足道。不过,从市场潜力来看,中国足球产业规模远超韩日两国。从这个角度看,中超联赛的经济前景原本潜力无限。增加球队数量,就是获取财富的一条光明路径。
中超联赛现有16家俱乐部仅需进行30轮对决,若俱乐部数量增至18家,比赛轮次将提升为34轮。整个赛季的比赛场次会从240场增至306场,净增66场。这一变化将直接带来更高的开销,并显著增强足球产业的商业价值。
球队规模扩大有助于提升各俱乐部经济收益,会引发更多城市间的竞技对决,促使更多区域获得顶级或职业联赛参赛资格,这将极大地激发本地球迷热情,形成更多人气旺盛的赛场,既能为俱乐部带来更多收入,也能提升中超联赛的整体形象。
再说,中超联赛若增加到18家或20家俱乐部参赛,赞助商们的经济效益将随之提升,其商业品牌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增强,赞助商们会提供更多支持,从而促进俱乐部资金来源的增长。投资方若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便有更多财力去培养年轻球员,规划长远发展蓝图,营造更稳固的赛事氛围,球队也就无需将资金紧张用于争夺保级或过度投入硬件设施,这样就不会耽误俱乐部的长远布局。反过来讲,稳定的联赛环境对社会有好处,能增加就业机会,也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关注,进而形成投资、关注、回报、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模式。
扩军让游戏更残酷精彩
中超和中甲联赛实际上是一种“表演”,中超公司、中国足协等充当“策划者”,各俱乐部“聘请”他们,目的是让这场“表演”更吸引人,吸引更多观众,卖出更高“价值”,获得更丰厚的“收益”。那么,如何才能让“市场”扩大,如何才能让“表演”更精彩?这就关乎一个核心要素了——究竟是什么是城市方面、出资者、新闻报道者以及支持者最为看重的?需要明白冠军只有一个,能够在更广阔空间里引发关注的,应当是“联赛层级变动”。而“增加球队数量”会让“联赛层级变动”变得更加严酷、更加精彩、更加激烈!
例如,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升降级名额”?以今年中超和中甲联赛为例。目前2015赛季中超联赛仅剩三场赛事,上海申鑫已经必定要降级,另一个降级位置将在第11位的广州富力与第15位的贵州人和之间决定归属。中甲联赛方面,延边长白山晋级中超几乎是确定的事,河北华夏幸福和大连阿尔滨则将竞争另一张珍贵的“中超参赛资格”。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中超和中甲每年的上下调整名额从两个增加到三个的话,那么目前中超联赛中排名第8的长春亚泰以及其后的八九支球队,都会为了保级而全力以赴;在中甲联赛这边,不仅北京北控、哈尔滨毅腾这两支球队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就连呼和浩特中优、青岛中能等队伍,也不会因为前景黯淡而过早地放弃争取。设想一下那种情景,每一届联赛乃至每一场较量,都如同牵动一根头发就能影响全局,所谓的无关紧要的较量会变得非常少,比赛的分量和对抗性都增强了,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就随之提升,确实想想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喝多了吗?快清醒点!咱们还是面对现实吧,现在中超和中甲能否增设一个升降级名额呢?答案是“不可以”!国际足联有个规定,每个联赛的降级席位,必须是参赛队伍数量的六分之一。中超和中甲目前都是16支队伍,所以自然只能升降两个名额!
其他球队是如何进行比赛的?现阶段欧洲的主要联赛,包括英格兰超级联赛、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和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每项赛事都有20支队伍参与,而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则有18支队伍参赛,这些联赛普遍采用每赛季有三支球队升入更高等级联赛,同时也有三支球队降入更低等级联赛的规则,当然,这些安排既受到历史沿革的影响,也体现了现实层面的不同考量。
上世纪90年代,意甲被称为“小世界杯”,一度有18支球队参赛,采用“升降四队”的规则,后来队伍增加到20支,却将升降级名额缩减为三个,这是出于对意乙球队和俱乐部基础实力差异的考量而进行的调整。
德甲运用附加赛规则,为联赛中排名第三倒数的那支球队提供一次晋级机会,该球队将与德乙联赛的第三名队伍展开两场比赛,以决定最终归属。在之前的两个赛季里,汉堡队始终未能跌入德甲联赛的降级区,并且他们一直处于第三倒数的位置,最终依靠附加赛的胜利,先后战胜了菲尔特队和卡尔斯鲁厄队,成功维持了自身在联赛中的地位。
英格兰的主要职业联赛称为超级联赛,第二级别的联赛则被称作冠军联赛,超级联赛共有20支球队参赛,而冠军联赛则有24支球队参与,由于超级联赛每年只允许三支球队降级,因此冠军联赛的前两名可以直接获得升级资格,为了增加冠军联赛的观众关注度并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该联赛规定每个赛季结束后,第3至第6名的球队需要通过一系列附加比赛来争夺最后一个升入超级联赛的名额这使得每年英格兰冠军联赛附加赛都极受瞩目,如同一个小型赛事,成功升级的队伍仿佛有“平步青云”的感受。
中国足球应当借鉴足球强国的层级化发展思路,在科学规划顶级竞技队伍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下级联赛的参赛队伍,特别是中下游联赛的队伍规模要显著提升,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发展根基稳固,避免出现上层过重、基层薄弱的结构性问题。
目前来看,中国足球若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尽快弥补所耽误的进程和错失的良机,因此需要同时兼顾两端,既要抓好顶尖人才的培养,也要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球迷网,确保两方面都不放松。毫无疑问,金字塔顶尖的高水平职业球员数量增加,必然会对中国足球整体实力的提升产生正面推动作用。此外,实力增强的中超和中甲联赛,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岗位,会依次对中乙、大学生赛事和业余赛事产生强大推动作用,并与最基础的校园足球构成人才输送的环节,这就表示足球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路径完全畅通,广大民众中的热情和参与度就会高涨起来,许多家长会逐渐认可并鼓励孩子参与足球活动,整个社会将掀起并构成全民参与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从而促进国内足球参与者的数量迅速增长,进一步巩固我国足球发展的基础。
足球赛事激增之际,增编队伍实属必要,该表达的,【球事儿】编辑已述尽!各位同仁,共勉之!大家合力呐喊,若不扩充,宁死不屈!!(作者:拓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