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是什么?皇马在主场以9比1大胜格拉纳达,这体现了某种竞技格局的稳固,毕竟通常情况下,皇马面对这样的对手取得一场压倒性胜利是合乎情理的,不过8个进球的悬殊比分,确实显得过分了;而皇马在客场0比4负于马竞,则标志着一个格局的彻底改变,赛前又有谁能预见到这场同城对决中,一直被视为弱旅且渴望翻盘的马竞,竟然能凭借一连串猛烈的攻防转换,让卫冕欧洲冠军队遭遇惨败,几乎溃不成军?
虽然两支球队在本赛季已经交手六次,但考虑到彼此的竞技水平,原本就应有的竞技格局,直到今天凌晨才真正形成——皇家马德里虽然占据优势,却未能取得进球,马德里竞技在稳固防守的同时,依然能够执行非常高效的快速反击和定位球战术。一场表面普通,其实内容充实的0比0,是已经再常见不过的两支同城劲旅,在最近阶段或许能提供的终极对决,马德里德比,好像在这赛季双方最后两次交锋中,必将再次决定胜负。
皇马:状态回升
赛前众多媒体都在强调此前6场皇马未尝一胜的窘境,却忽视了这样一个关键点:皇马本赛季的表现起伏不定,好与坏的反差非常显著,不仅季前准备阶段表现糟糕,而且在赛季初也遭遇了一段低谷,直到输给马竞才告一段落,此后他们便以一段令人惊叹的22场连胜惊艳了全球。紧接着中场和后场遭遇了集体伤病,球员们无法正常比赛,球队自2月7日以0比4的比分输给马竞之后,到3月22日输给巴萨期间,一共打了7场比赛,却只取得了3场胜利。很多人开始质疑球队实力不足,称其为“纸老虎”,并且对安切洛蒂的批评声越来越强烈,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段时间其实是球队表现最糟糕的时期。
皇马的对手实力或许确实更胜一筹,然而必须留意:安切洛蒂麾下的队伍在此阶段遭遇了两次失利,对手分别是先前在赛季初已经战胜过的比利亚雷亚尔以及毕尔巴鄂竞技,比分分别是0比2和0比5,这表明单纯以对手强度来解释成绩的下滑显然缺乏说服力,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在于,除了伤病因素外,球队整体表现也出现了明显衰退,直接导致了攻防两端效能的显著降低。在诺坎普迎战巴萨时能够掌握比赛节奏,说明许多人已经进入连胜初期的火热状态,虽然最终输掉了比赛,加上欧冠赛前面对实力较弱的对手,几乎全部核心球员都获得了休息机会,安切洛蒂几乎已经无法期待任何更有利的客观环境。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状态改善,是建立在队伍战术体系已经稳固成熟的前提下,并非仅仅因为队伍人员完整、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
皇马在联赛次回合主场被马竞以2比1击败,仅从记录来看,这场失利其实比这次平局更显合理,因为皇马在场上控球比例、传球效率都更优,创造的机会也更多,但关键差异在于,对手在下半场主动选择不再争夺中场,收缩防线放弃控球权,而皇马面对这种所谓的“保守防守”却显得束手无策,导致他们21次射门中仅有4次射正球门,其余17次都落在了禁区外。在这场比赛中,皇家马德里选择持续边路进攻,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向前冲撞,他们共尝试了17次射门,其中仅有9次是远距离射击,而命中目标的则有8次。与之前的那场比赛相比,他们在实际发挥上显得更加老练成熟。
若参照联赛次回合那场四比零的大败情形,皇马在人员构成、竞技心态以及临场发挥等方面均展现出更为显著的进步。那场0比4的失利,或许是安氏皇马经历过的最差劲的比赛,同时也是近两年马德里德比中双方控球最为接近的一场对决:48%对52%的控球比例几乎达到了平衡状态,不擅长控球的山民能够取得这样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家马德里在传控方面表现相当糟糕,整场比赛山民执行了42次抢断动作,而他们整个赛季至今,每场比赛平均的抢断次数仅为24.2次,与其说是山民表现过于凶狠,不如说是皇家马德里松懈的中后场给了对手太多拦截机会。
在空中对抗方面,马竞和皇马的较量一直不太平均,而卡瓦哈尔-瓦拉内-纳乔-科恩特朗这组后卫线把这种不平衡表现到了极点,马竞总共抢到23次空中对抗,其中7次是在皇马的禁区内完成的,他们奋力拼抢,最终也成功保住了球权。现在清晨这场对决中,皇马至少部分达成了目标:虽然马竞依然施展了惊人的44次拦截,但皇马总算凭借54.1%的控球比例球迷网,将对手拦截的威力降至最低点。拉莫斯的回归让皇马在高空球的处理上获得显著进步:水爷通过7次赢得空中争夺,在全场中位居首位。这种数据上的进步,即便阵型和战术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也确实很难解释,尤其是一对一对抗中争抢高空球能力的增强,除了球员阵容的调整和状态的改善,实在找不到其他合理解释。这现象,与其说是安切洛蒂指导有方,不如说是他终于等到几位关键球员从表面到内在都彻底恢复了水准。
中后卫前提巩固中场?No,仍旧只是状态回升而已。
比赛结束后,众多媒体,例如新浪,都称赞安切洛蒂运用了不寻常的手段来加强中场,并高度评价了这种做法带来的成效。实际上,如果认真研究热图数据,就会发现根本安切洛蒂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改变:中后卫提前占据中场是他对抗马竞时一贯的战术,不同之处仅在于这次球员的表现更加出色。可以参照一下这次皇马和马竞中后卫的防守数据,也要回顾下那场0比4的比赛中,皇马中后卫的抢断表现,前者揭示出安切洛蒂和西蒙尼战术思路的差异,后者则反映出相同思路下不同球员表现出的效果区别。
两个队伍的中后卫活跃区域对比图,马竞采取由低到高的进攻方式,皇马则采用自高而低的进攻策略
看见红圈标注了,图中明确显示拉莫斯和瓦拉内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场区域,至于马竞这边,右中卫米兰达确实有过几次前插动作,左中卫戈丁则直接守在对方禁区附近,当然在开角球时他还会作为关键武器冲入对方禁区制造威胁,拉莫斯的表现最为突出,由于格里兹曼在他那个方向活动,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防范这位近期状态正佳的法国前锋拉莫斯的打法是持续进行抢断,从中场阶段就开始拦截格里兹曼的快速突破,观察拉莫斯的铲球布局图,可以了解具体情况。
皇马以右侧为起点,向左侧发起攻势,绿色标记着进攻的成功,红色指示着进攻的失利,蓝色则代表着犯规行为
能够看出,拉莫斯在场地中央附近不仅完成了多数的拦截任务,而且成功率相当高。拉莫斯可以说是安切洛蒂在防守方面最值得信赖的球员。至于0比4的那场失利里,瓦拉内和纳乔的防守组合表现怎样呢?
联赛皇马以零比四负于马竞期间,瓦拉内和纳乔在热区图进行防守,存在多次铲断动作,皇马队是从底部开始向上进行攻势的推进
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人的防守区域实际上比本场的拉莫斯和瓦拉内还要广阔一些。不同之处在于拦截的成效。两人合计只造成了3次抢断,其中成功的2次也仅仅是在己方半场附近。换言之,这种防守覆盖基本上没有意义。而拉莫斯的防守覆盖,则是真正有效的防守覆盖。
马竞:绣花针还是开山斧?
说到底分析马竞的攻势打法更侧重技巧还是体魄几乎毫无意义:显而易见西蒙尼执教的队伍在迎战皇马这类强敌时主要就是依靠硬碰硬的肉搏较量直接交锋。但必须强调,其中存在一个平衡点问题,马竞球员的技艺虽然无法与莫德里奇、伊涅斯塔等球员相提并论,或许难以在西甲联赛中占据顶尖位置,至少表现也不能算差劲,核心在于西蒙尼究竟打算在球队整体战术中增添多少技术性成分。需要明确一个观点:对于热衷运用技巧的队伍来说,迅捷性往往比身体对抗更具价值,因为具备速度和冲击力,至少能调整比赛步调;而仅拥有对抗技巧,则可能需要在原有节奏中寻求更高效的争抢来应对挑战。这是佩德罗比伊布更契合巴萨的原因:佩德罗的冲刺能够迅速调整全队步伐,而伊布的固定站位最多仅能提供球队一个空中优势,对于缓慢的战术体系作用不大。
这一点并非无关紧要。实际上安切洛蒂敢于把防守线后撤,甚至让卡瓦哈尔和马塞洛同时从两侧压上,就是看准了本赛季马竞在锋线冲击力方面严重减弱:笔者反复提及的科斯塔离开对马竞造成的后果,在这场清晨的比赛中有所显现。还记得瓦拉内在比赛中追平曼朱基齐的几个画面吗?设想一下倘若科斯塔领先,瓦拉内有多少信心能够反超?根据比赛发展,安胖其实对瓦拉内可能出现状况并不担忧,由于马竞左翼西凯拉需要看守贝尔,他绝不可能轻易前压;科凯擅长组织传球,却不擅长快速冲击,这一侧若想提速,只能依靠前锋去冲击,偏偏曼朱基齐跑动非常灵活,即便起跑时领先半个身位,也能被瓦拉内大步流星地追上。马竞的得分机会主要集中在了右侧区域,由于拉莫斯能力再强,最多也只能看防格里兹曼;马塞洛一旦选择向前推进,他身后的图兰就会得到可利用的空隙。本场比赛中土耳其边锋一对一次数达到六次,其中五次成功突破,他的过人技巧与马塞洛相比毫不逊色,主要得益于皇马后卫线前提站位造成的防守漏洞。
这种状况让西蒙尼陷入困境:曼朱基齐虽然肌肉发达,但球队无法有效进攻,他本人也无法深入对方禁区,整场比赛争顶次数仅两次勉强过中线,其余都在己方半场,号称力量型前锋,实则被皇马压制成防守型中场;尽管他在定位球时机表现尚可,但马竞拥有戈丁这样能轻松突破皇马防守线的球员,对方禁区三次争顶成功,马竞全队才五次,此时皇马后卫已压至中场,若仍留一个缺乏冲击力的中锋在场,是否值得?
凭心而论,笔者对两位名帅本场比赛的换人都有点不解。皇马换上伊斯科时机稍显滞后,马竞的连锁防守已经构筑得极为严密,两条防线衔接得天衣无缝,显而易见你的传球难以穿透,此刻若能有一连串突破,或许局势就能焕然一新,与其让克洛斯、莫德里奇、哈梅斯三大控球大师在场边束手无策,不如让擅长带球的伊斯科上场冲击,过掉两人或许就能破坏马竞的防守体系;马竞这边派上托雷斯时机略晚,倘若面对的是圣婴,真不知瓦拉内能否如此轻易地反超。
西蒙尼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完全摒弃了技术性进攻手段,转而采取直接强硬的方法,试图通过物理对抗摧毁皇马的防线。他换下了团队里技术最强的两人,除了图兰,分别是格里兹曼和科凯,换上劳尔·加西亚后,他示意要打高空球,托雷斯随后登场,与其说是来抢点,不如说是西蒙尼为了堆砌前锋而采取的混战策略中的一个普通前锋,因为缺少科凯和格里兹曼,马竞实际上失去了全队最关键的传球者(科凯场均送出1.8次关键传球领跑全队)和最擅长突破的人(格里兹曼场均完成0.9次过人位列全队第三、前锋中最佳)。审视马竞在场上时中前场的阵容搭配,倘若移除图兰,余下的五名球员分别是加比、马里奥·苏亚雷斯、劳尔·加西亚、曼朱基齐以及托雷斯,这五人每90分钟平均送出的重要传球有0.92次,完成的突破则是0.74次。
此时此刻所剩无几的宝贵光阴里,指望他们展现出任何创新成果根本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西蒙尼在最为紧要的关头,依然依赖那种势大力沉的强力进攻。这种打法究竟有多有效暂且不论,毕竟再原始的战术手段落入匪帮手中也能发挥巨大威力,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皇马如今这种重心偏上的防守体系,如果科斯塔还在场或者托雷斯能找回最佳状态,即便西蒙尼依然偏爱冲吊战术,他或许也不会如此倚重这种方式,这种极端战术的选择,恐怕连主帅本人也多少带着几分无可奈何。
结语:
皇马近来表现有所好转,马竞依然坚持稳固的防守策略与之对抗,两队这场0比0的平局,既反映了当前的实际实力,也显现了彼此的不足之处:皇马费尽周折才以某种冒险手段在中场较量中扳回一城,无论是433阵型还是442阵型,最终都没能彻底弥补阿隆索离队后中场力量减弱的难题,这种后卫前压的做法,多少带有一定的风险性;马竞则受到夏季切尔西大举引援的影响,科斯塔的离去相当于损失了球队一半的进攻手段,如今西蒙尼用格里兹曼取代“痴汉”科斯塔看似效果显著,但也只是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效率:法国年轻球员本赛季联赛出场30次位列全队之首,但其中8次是替补登场,西蒙尼相当一部分时间把他当作奇兵而非常规主力来使用。科斯塔的踢法非常特别,不是说他犯规,所以很难找到能替代他的人选。就球队整体表现来说,皇马这个赛季表现起伏不定,毕竟哈梅斯在中场组织的精准程度非常惊人;但马竞则是明显退步了。不过从打法风格来看,马竞确实稍微能限制一下皇马的进攻。两队这种你强我守的局面,好像是符合常规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