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的启用仪式成功举办,一千二百多名学生搬入崭新的校园,他们涵盖了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的三个年级的本科生,以及一百多位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此外,西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示范基地和西浦全球创业与企业港也正式亮相,西浦全球创业梦想家大赛同时拉开帷幕。
西交利物浦大学坐落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而西浦太仓校区则位于苏州太仓市的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这个校区的新建恰逢苏州市正在全力推进全域一体化进程,它将成为工业园区与太仓之间“飞地”合作的关键部分,也是推动这种合作的重要着力点。自2018年达成合作备忘录,至2019年开始正式施工,西浦太仓基地仅用789天便落成启用,该园区占地面积达546亩,建筑总面积约为49.7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最多10000名学子及1200名教职工。
西浦太仓校区新开设的学院及专业,全都对准了全球争相发展的尖端创新方向,包括智造生态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产金融合学院、智能机器人学院、物联网学院、文化科技学院、芯片学院这七个行业学院,首批学生于2019年9月开始了学习。依照计划,西浦太仓校区从2025年起,每年将为本地提供两千名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并且预计到2026年,该校区的学生规模将突破八千人。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谈到,西浦太仓校区是西浦十年成功进展之后,迈向第二个十年的核心举措。根据掌握的情况,西浦太仓校区计划借助综合性教育,研究未来行业杰出人才的训练途径。西浦太仓校区着眼于社会未来动向,挑选前景广阔的领域,同行业顶尖公司联手设立专业学院,一起构思、研制教学计划并介入整个教育环节,并且借助这种合作共赢的机制,在推动创新的同时助力社会及本地公司,担当区域进步的助推器。海尔集团作为西浦太仓校区智造生态学院的发起单位,总经理敖翔透露,海尔将深度融入,不仅向学院提供行业资源,还会将公司文化注入校园,把实际工作实例带到教学中,并安排公司技术人员担任讲师。智能机器人学院的协作伙伴中,包含一家苏州本地的公司,该机构的创新研究机构负责人赵亮谈到,智能机器人学院的建立,促进了机器人行业学研用紧密结合,为尖端科研项目从技术创造到实际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苏州曾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如今已蜕变为经济实力强劲的地区,这种转变在太仓也有所体现。太仓作为苏州下辖的县级市,面积和人口数量在苏州几个县级市中都属于最小,但教育水平却长期不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太仓仅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是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导致当地高等教育资源十分有限。2018年,太仓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接连成功引进了两所知名大学,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这两所大学随后在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内选址建设新校区。娄江新城现有约5平方公里科教创新板块,其建设围绕两所高校展开,这两所高校又在太仓高新区推动形成了太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城”即娄江新城,该新城是“5+1”轨道交通网络中太仓站的核心所在地。
人们打个比方:高铁好比翅膀,高新区类似身躯,大学便是县域经济进步的枢纽。太仓的高铁、高新区和大学这三样精华都在娄江新城聚集,现在这个区域正变成太仓参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前沿地带。正是因为太仓等下辖县级市在“三高”方面持续付出,现在的苏州全市也具备“三高”——苏州是国内仅有的下辖县级市全部拥有高铁、高新区、高校的城市。
行业进步依赖专业人才,高校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现阶段,太仓经济基础持续增强,装备制造、材料科学、现代物流三大板块均突破千亿门槛,市场优势更加明显;同时,医药健康、航空制造、文化服务等领域正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太仓正在打造“3+3”型高标准产业格局,整体竞争力大幅增强。西浦利物浦大学是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学府,能够显著增强太仓的城市实力球迷网,并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此外,西浦太仓校区的落成,也能辅助太仓实施人才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更宽广的角度审视,未来西浦太仓校区会更快地把更多高水准的教育资源、科研创新佳绩、顶尖人才以及产业项目投向太仓和苏州,正如之前在自上海驾车去太仓的高速路口看见的新路牌所标示的——是深度结合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核心。
栏目主编:孔令君